據最新消息顯示,歐盟將對已實施的歐盟新化學白皮書(REACH)進行更新,這一法規規定的授權物質(化學物質)到年底或將從原來的38種增至49種,企業的出口門檻將進一步“加高”。
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認為,REACH法規的實施加大了貿易壁壘,對我國化工品的進出口貿易影響較大。該法規的出臺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。一是為了規范化學品的管理,以保護生態環境;二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歐盟化學品的市場競爭能力。
常軼智指出,一方面,由于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化學品越來越多,人們在生產、加工、儲存和使用化學品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廢棄物也不斷加大。這使得化學品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。因此,為了防治化學品的環境污染問題,我們需要充分了解化學品的特性,并建立完善的化學品管理體系。
據相關資料顯示,最近幾十年,全球已發生過多起嚴重的化學品環境污染事件,對人體健康造成了較大損害。例如,1952年的英國倫敦煙霧事件;1979年的臺灣米糠油中毒事件。1999年的比利時“毒雞”事件等。
而另一方面,由于REACH法規的實施會加大其他國家化工企業輸歐產品的成本,這將會使歐盟本土化工企業的競爭力提高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歐盟REACH法規對我國的化工出口企業形成了較大的貿易壁壘。該法規出臺后,我國化學品的出口成本增加了5%左右,大約100萬種以上的化工產業下游產品受到影響。
|